今又重陽,金風送爽,秋菊盎然。這一天,人們登高遠眺,孝老愛親,其樂融融。
重陽節,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,不僅被賦予溫暖厚重的文化內涵,也是老年群體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標志。重陽節猶如一面多棱鏡,無論是政府主導的老齡事業、社會牽頭的適老改革,還是老年人對自我價值的認知與挖掘,都清晰體現著全社會愛老助老的真心篤行。
中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,中山市常住人口中,60歲及以上人口為391780人,占比8.87%,推動中山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。今年,中山將“促進老年人健康養老項目”納入全市十件民生實事,聚焦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,不斷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,持續推動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完善功能設施、健全服務內容、優化服務供給、提升服務水平,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、多樣化發展。
10月20日上午,在三角鎮敬老院(又稱“三角鎮社會福利服務中心”)一樓,工作人員幫助76歲的楊爺爺做康復。記者 王云 攝
與此同時,全社會形成傳承、踐行孝道的集體自覺和濃厚氛圍。從孝敬愛戴自家老人到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從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到開展智慧手機課堂,從豐富老人精神生活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……全社會更加重視構建老年友好型生活環境,從居家、出行、就醫、休閑等各方面積極打造適老環境,切實提高社會大眾對老年人的接納與包容,實實在在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,也是時代進步、城市文明不斷落深走實的一大饋贈。
中山老年人線上才藝大賽頒獎匯演在中山日報社舉行,朗誦、舞蹈等表演精彩紛呈。記者 王云 攝
莫道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。老年人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活智慧,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老年人能否樹立正確積極的老齡觀,不僅決定著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,更關系著社會大局的安定團結。我們看到,公園里“硬核”健身的身影層出不窮,馬拉松跑道上從不言棄的精神鼓舞后來者,攝影、繪畫、文旅等領域長期活躍著一批突破自我、勇敢追“愛”的老年人,猶如“白頭翁入少年場”,甚至在重點領域、重點工作,很多離退休老人繼續發揮余熱,利用自己懂政策、懂技術、有經驗的優勢,為各項事業發展出謀劃策。
2022年中山市老年書畫作品展現場。(資料圖)記者 王云 攝
當然,我們也應該看到,重陽節并不是一陣熱鬧的“敬老風”,愛老助老要從每時每刻每件細微之事做起,并且堅持四季輪回一以貫之。一杯水、一件衣、一句問候,我們向老人付出的每一分關愛,都是涵養共有精神家園、增進社會文明和諧的磚瓦。只要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政府等各層面各領域勠力同心,遲早會筑起“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安”的廣廈。
編輯 王欣琳? 二審 曾淑花? 三審 蘇小紅